劉備、劉邦、劉秀皆起源于平民,創業于動蕩時期,成就非凡。劉備投靠他人時以加盟者身份前往,保持獨立,其他人未能如此。原因可能在于劉備兵少將寡,被其他主公所忽略、劉備影帝級別水平,成功蒙混過關、劉備始終以復興漢室為己任、劉備一直有私兵等。

一,劉備兵少將寡,被其他主公所忽略
在徐庶三顧茅廬之前,劉備手下不多,實力薄弱。投靠公孫瓚時只有關羽、張飛,公孫瓚不以為意。被呂布擊敗失去徐州,投曹操時更是孤身一人。再如投劉表也歷經挫折。總之,劉備每次投奔新的主公,都是經過慘敗,可以說是“身無分文”。這樣的人來投奔,他自然會接納,還給他一定的兵馬,讓其為自己效力。

二,劉備影帝級別水平,成功蒙混過關
劉備每次投靠主公都發誓效忠,從不背叛,得益于他高超的表演技巧。成長于市井的他善于與人交往,擅長言辭。這一絕活與他的祖先劉邦相似,都以精湛的演技取得成功。在曹操面前,劉備以“煮酒論英雄”的謊言蒙騙曹操,贏得五萬兵馬和徐州。在袁紹處,關羽先后擊敗顏良、文丑。理應劉備難逃一劫,但他巧舌如簧,說服袁紹放過。關羽擊敗顏良時,劉備稱世上赤面長須者眾多,不一定是關羽。文丑被殺后,袁紹再欲殺劉備,但劉備自信無罪,表情不變。他又把袁紹迷惑得不知道東南西北,想要派心腹之人,拿著劉備的密函,千里招關羽來降,比顏良、文丑強多了。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玄德謝曰:“荷明公寬大之恩,無可補報。欲令一心腹人,持密書去見云長,使知劉備消息。彼必星夜來到,輔佐明公,共誅曹操,以報顏良、文丑之仇,若何?”

三,劉備始終以復興漢室為己任
劉備隨曹操打敗呂布后回到許昌,與漢獻帝相見。通過查詢家譜,二人確認了叔侄關系。漢獻帝親切地稱呼劉備為“劉皇叔”,意圖讓他輔助除掉曹操,重掌江山社稷。從那時起,劉備無論遭遇何等困境,挫折,都堅守信念,相信自己的努力能夠推翻曹操,恢復漢室江山。直至公元220年,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皇位,消息傳至蜀漢。誤以為漢獻帝已遭害,劉備勉為其難稱帝,以實現復興漢室的目標,保持獨立于其他勢力之外。
四,劉備一直有私兵
盡管劉備多次投靠呂布、曹操、袁紹、劉表等主公,但始終保留自己的獨立武裝。他的親信將領是關羽和張飛,士兵則隨時征召。有了這支私兵,他才能在列強間自主游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