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亂世中,徐庶是罕見的智者。有人稱他孝順,出于孝道離開劉備。但野史流傳,稱徐庶揭露劉備秘密后投奔曹操。徐庶很有先見之明,曾極力勸說劉備前去招攬諸葛孔明。可惜他命運不堪,懷才不遇,當初徐庶出生在貧寒家庭,母親辛苦撫養著他長大,自己也沒讀過幾天私塾,很早就干起放牛耕田的農活。

公元189年,三國混亂,徐庶以豁達仗義、博學多才,結交眾多豪杰。一次,好友受辱,徐庶與兄弟們欲教訓流氓,卻誤打成死。為躲避官府,眾人流亡逃命。逃亡途中,徐庶為隱匿身份,扮作乞丐行乞。可惜被路上巡邏的官兵發現,被捕入獄。在即將被處決之際,綠林義士突襲監獄,將其成功解救。徐庶逢兇化吉,性情大變,更注重學識。得知劉備駐守新野,主動投靠。劉備早有耳聞,見面后感嘆其不凡,任其為謀士。徐庶推薦諸葛亮,雖得賞賜,但后續軍務多由諸葛亮完成,徐庶只能默默聽從。

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劉備和徐庶駐守樊城。兵力懸殊,被迫棄城逃離。曹軍緊追,徐庶的老母遭擒。曹操以母親威脅徐庶,逼其背叛劉備。徐庶身為人子,忠孝兩難全也是十分為難,思來想去最終選擇盡孝改而離開劉備,投誠了曹操。說到這里,相信不少人認為徐庶是為了孝順才離開了劉備,而有人覺得徐庶之所以離開,是因為他發現了劉備有一個秘密,那就是過于偏心。

自從徐庶推薦諸葛亮后,劉備對他言聽計從,徐庶提意見時多被忽略。感覺劉備偏心,不是稱職君主,故毅然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