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星是一種神奇的天體,它擁有強大的磁場,是宇宙當中磁力最強的天體之一,相比于恒星和星系這樣的龐大宇宙結構,它們的物理特性更讓人著迷。磁星是中子星演化而來,它們的轉動速度極快,甚至有的一秒鐘可以轉動幾十次。

磁星的特征
磁星誕生于核聚變過程當中,當一顆超大質量的恒星走向生命的終點,經過超新星爆發之后,內核會迅速坍縮,形成一顆密度驚人的中子星,如果它恰好具備磁場,則會變成一顆磁星。磁星除了極快的角速度以外,還擁有驚人的磁場,這種磁場會對周圍的空間造成影響,引發磁流體動力學現象。磁星周圍的電荷粒子會被磁場加速到接近光速,發出強烈的電磁輻射,比如X射線、伽馬射線等。
磁星的發現
在2003年,天文學家首次發現了XTE J1810-197這顆磁星,當時它對外發出的X射線和無線電脈沖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但是之后這顆天體就漸漸沉寂下來,進入了漫長的“無線電沉默”時期。在2018年,這顆磁星再度“蘇醒”,重新向人們發送了無線電信號。

關于磁星的假說
科學家認為磁星對外發出的信號震蕩可能是由于其“自由進動”導致,即磁星球星的輕微不對稱性導致它像陀螺一樣在轉動過程中發生擺動。在XTE J1810-197的無線電脈沖持續三個月之后,它的振蕩現象突然停止,而無線電信號并沒有消失,這意味著磁星的形狀應該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自由進動假說也不告而破。
現狀
迄今為止天文學家在銀河系中發現的磁星數量僅有30顆,這只是龐大宇宙當中的冰山一角。銀河系中可能有成千上萬顆這樣的天體,相信未來人類會發現更多的磁星,相關的物理特性會被進一步探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