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年就是長度距離單位,大約每秒光以300,000公里的速度進行傳播,一光年大約是在9.46萬億公里。這個距離相當于地球與太陽的距離10.7億倍,也就是說距離非常的長,很難到達。通過光年就可以幫助科學家更好地了解宇宙當中的尺度,來測量出身體之間的距離。

光年
據了解,最早在17世紀末期出現的光年,當時由英國的科學家奧爾斯特對木衛二行星的表面進行研究時發現每隔一段時間木星的衛星會消失,又經過一段時間再次出現,這說明運行的周期并不是不變。通過觀測發現,如果地球到達太陽最遠的地方的時候,木衛二時間會比預期的要晚,地球離太陽比較近,出現的時間就會早,當時這個現象是用光速進行解釋。直到19世紀末,由法國的科學家佩卡雷提出光年的概念,也就是在一年內光的距離,之后被科學家們廣泛的應用,成為天文學當中的單位之一。

距離遙遠
一般情況下,光年是在天文學當中使用,宇宙當中的距離實際上太過于遙遠,從而通過宇宙當中最常見的氫來進行測量確定天體的距離,又加上宇宙中的物體距離非常的遙遠,用千米等長度的單位并不是很具體,只有使用光年這樣的單位才可以更好的表達。

距離單位
光年不僅僅包含了速度,同樣還有時間的觀念,成為測量天體專用的距離單位,在一段時間內的距離。只有通過光年才能讓科學家進一步的了解宇宙、通過測量光知到其他的星球與地球的距離,具體計算出大小,還能計算恒星和星系之間的運動速度,方便科學家研究宇宙當中出現的物理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