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曾經多次放狠話要和國際空間站分家,自己研究核動力飛船,當然這種說法只是口上說說而已,更多的是一種威脅,并不曾真正的實行。俄羅斯確實在國際空間站當中掌握著比較重要的動力艙段,也正是因此他才有手段有能力去對美國進行威脅,因為他深知,一旦這樣做,美國就不敢亂來。也確實如此,如果俄羅斯長短主動分離,那么國際空間站就有可能提前壽終正寢。

核動力宇宙拖船項目的介紹
這些代號“宙斯”的推動力拖船模塊,每一個預計使用年限都在10年左右,在此期間能多次完成任務并返回凈利軌道與下一個有效載荷對接。這個由航天集團和原子能集團聯合研制的新型宇航設備,預計將在2030年發射升空,首先完成基礎的繞遠飛行,然后回到地球與另一個飛船對接,最后在前往木星。

航天器核動力的認知
對于航天器核動力的認知,還停留在同位素溫差電池的認知上,這樣的裝置遠遠不夠驅動太空船。真正能夠用于太空飛船的核動力,地上屬于兆瓦級的推進系統,比如俄羅斯此次的宙斯太空拖船的核心,就是一個中子反應堆,溫度高達1,500萬攝氏度。但熟悉物理的人又有問題了,根據動量守恒飛船要往前飛,就必須向后方拋灑公治才行,核動力飛船拋下的工質應該是什么。

是核彈嗎
1957年美國通用原子能公司的獵戶座計劃,就是把一堆原子彈丟在太空飛船尾部,引爆利用核彈釋放的能量,推動飛船高速飛行,它也被稱為核脈沖推進。傳統化學能相比和脈沖的優勢在于無需在非常儲存大量的燃料耗費空間,同時還能具有極強的推動力,按照當時科學家們的推算。這將非常可以做成直徑達400米的超級太空船,內置108枚核彈最終能夠達到光速的1/10,這樣鄰近比鄰星只需要47年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