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烤魚店,若烤魚有幸運數字,那一定是2.8。無論點殺還是現點現烤,幾乎每條魚都是2.8斤。比如江邊城外烤魚、龍貓烤魚都標注約2.8斤,辣上癮的烤魚標注約2.8至3斤,魚酷活魚烤魚標注2.7斤±0.1斤。

據窄門餐眼數據,截至2024年3月,全國共有25967家烤魚店,一年內新增店鋪超過三分之一。盡管烤魚店數量已達6.5萬家,但“2.8斤”仍是業內眾所周知的“秘密”。一條魚的“成年禮”,2斤8?根據調查,2.8斤是烤魚行業的主流重量,連鎖品牌門店稱進貨即采用此規格。因此,到店套餐通常選用此重量。雖然店內還有2至3斤的魚,最大可達3.4斤,但只能單點,無法享受套餐優惠。對烤魚門店經營者而言,2.8斤似乎更為適宜。

樂山張公橋美食街的雷記烤魚老板老李告訴有意思報告,烤魚通常選用2至3斤的魚,因為這個重量的魚肉質最佳,既能保持鮮美又不會烤焦。他的市井店通常選用稍輕的魚,約2.2至2.4斤,而商場店則常選用更重的魚,約2.8至3斤。這考慮到了經營成本,市井店售價較低,商場店則能應對更高的消費水平和房租成本。老李透露,從進貨來看,即使同一池塘的魚采用相同方法養殖,也會有大小不一的情況。商家會根據魚的大小進行篩選,較小的魚供應給一批烤魚店,較大的魚供應給另一批店,因此形成了2.8斤的主流概念。

水產專家樊旭兵表示,這可能與養殖中的“料肉比”有關,即飼料投入和自身重量增長的最佳比例。樊旭兵指出,一些經濟魚類可養至10斤以上,但烤魚所用一般只到2至3斤上市,成本高不劃算,需在一定重量上找到經濟效益最佳比例。河南水產科學研究院水產師穆林分析斑點叉尾鮰魚,生長快,最大可達20公斤,放養第二年即2至4斤,符合市場需求。
另一種更貼近生活的解釋是消費者約定俗成的看法。獨立消費分析師劉戈認為,2.2斤、2.3斤聽起來不夠,超過3斤又覺得太多,所以2.8斤聽起來恰到好處,滿足需求又不會過量,符合消費心理。但劉戈認為,2.8斤并非“秘密”,只是行業概念,更重要的是關注標稱2.8斤的烤魚是否真的有這個重量到達消費者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