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新網12月6號最新報道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微信公眾號傳來最新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民營經濟發展局的負責人就明確指出,中國的民營經濟發展總體呈現出一種穩中向上的基本態勢,也是民營企業進一步推動經濟恢復向好的作用起著支撐作用。

當記者提問到現如今該怎樣看待當前的民營經濟發展態勢,以及當前的民營經濟發展又呈現出哪一些特點,該如何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政策落地的情況如何等問題時,國家發展改革委民營經濟局的負責人就表示民營經濟一直都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核心軍,也是屬于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能夠推動我國全面建設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國實現第2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核心,7月14號《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發布時就明確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落地實施,而這些舉措將會進一步推動民營經濟向好發展,積極向上的因素不斷持續累積也支撐民營經濟的發展總體呈現出穩中向好的基本態勢。

一方面民營經濟對促進外貿貢獻不斷凸顯,在2023年的前10個月中以人民幣所計價的民營企業進出口的數據增長了6.2%,這個數據占據出口總額比重的53.1%,相較于2022年同期提升了3.1%,也是民營經濟穩外貿的一大亮點。

該負責人也明確表示伴隨著中國的宏觀經濟運行不斷回升,出臺的宏觀政策落地之后持續發力顯效,民營經濟的運行進入2023年之后也呈現出了新的亮點和特點。在前三個季度中根據調查顯示新開設的民營企業同比增長了15.3%。民營企業的市場預期和發展信心也伴隨著宏觀政策不斷落地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