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常說的五谷一般指的是稻、黍(shǔ)、稷(jì)、麥、菽(shū)。那么這其中的菽是指哪類農作物了?其實菽并不是專門指某一種農作物,而是豆類農作物的總稱,像我們常見的大豆、紅豆、綠豆、黃豆、豇豆、豌豆等豆類全部都稱為菽。
古代豆類農作物的演變歷史
豆類農作物的總稱就是菽,并不是指某一種單純的農作物。菽這個字在篆文寫作“尗”,也就是豆類生長的意思,后來寫成了“菽”,也成為了形聲字,讀音就變成了shū。一直以來所有的豆類全部都稱為菽。
《春秋·考異郵》中曾記載了“菽”的變化:“菽者稼最強。古謂之尗,漢謂之豆,今字作菽。菽者,眾豆之總名。”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菽”是莊稼里面最強的,在古代的時候稱為尗,漢朝的時候稱為豆,現在寫作“菽”。“菽”“尗”和兩者讀音雖然相同,但是字形卻不同。
而周朝時期的《詩經·小雅·小宛》中曾這樣記載:“中原有菽,小民采之。”這就是說當時中原大地(指洛陽至開封一帶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都種植這種“菽”。可見當時在我國“菽”已經是十分重要的農作物了。
不過當時的“菽”肯定沒有現在這么多種類,估計指代的也就僅僅是大豆了。到了現在,豆類農作物已經十分豐富了,大豆、蠶豆、紅豆、綠豆、黃豆、黑豆、豇豆、豌豆、刀豆、扁豆、蕓豆、鷹嘴豆、木豆等都屬于豆類,豆類有著很高的營養價值因此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看了這篇文章后再問道菽是指哪類農作物時,千萬不要只回答某一種豆類農作物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