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時候女子出嫁的時候是一定要看一幅畫的,這就是嫁妝畫。嫁妝畫作為古代女子出嫁必看的畫,其中詳細的描述了夫妻之間應該怎樣進行科學合理的房事,這也是古代時候人們的房事啟蒙教育方法。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嫁妝畫到底是怎樣的存在有著怎樣的歷史。
古代女子出嫁必看的畫-嫁妝畫
嫁妝畫最早應該是出現在先秦時期,但是具體的記載是在漢朝時期,而在東漢則是開始在皇家內部進行推廣教育了。當時的漢武帝劉秀就要求貴族內部要學習科學正確的房事,而當時最好的宣傳方法就是通過這些繪畫,后來民間也開始大量的使用這些繪畫了,并且成為了女子出嫁前必須要準備的嫁妝,稱之為嫁妝畫。
當夫妻洞房的時候就可以打開嫁妝畫,然后夫妻兩人脫掉衣服開始按照嫁妝畫上面的房事方法進行房事,體驗魚水之歡。一般來說,古代的嫁妝畫一卷8張12張圖畫,這里面也記載了不同的姿勢,不過也有更詳細的,這里面記載的姿勢也是更多的,但是普遍使用的還是一卷8張12張圖畫。
其實在古代人們了解房事除了上面的嫁妝畫之外還有其它的方法,例如秘戲錢。秘戲錢就是將銅錢上刻有一些裸體男女相抱的圖案,而秘戲錢也被稱為歡喜錢、風月錢、春錢。秘戲錢上面記載了《洞玄子》三十勢中的四種姿勢。對于人們進行房事也是有著不小的貢獻的。
而除了上面這兩種之外,古人還可以從一些小說中進行學習。小說中是文字描述,將房事中的每一步都記載的十分詳細。另外古代的少女出嫁時,奶娘、穩婆、小姊妹可能會教她;或者會在新嫁娘窗前唱山歌,這些山歌都有房事內容,唱山歌有調笑的成分,但也有房事啟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