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超過50歲的嬪妃不讓侍寢,是因為皇帝要平衡好妃嬪之間的關系,女性的衰老速度快。在古代皇帝都會有很多位妻子,俗話說后宮佳麗三千都是歸皇帝一個人。幾乎每隔幾年皇帝會重新選妃,有這么多妃子,主要是因為為了整個朝廷開枝散葉,可以培養出更多優秀的皇子,能夠從中找到一個適合繼承皇位的太子。但后宮嬪妃的生活比較孤單,也比較單一,在古代有一個規則,嬪妃超過50歲是不能侍寢。
皇帝要平衡好妃嬪之間的關系
在皇帝的后宮當中,會有很多位妃子,而皇帝的精力有限,不能夠做到雨露均沾。之所以非貧到50歲不能侍寢,主要是因為皇帝要平衡好妃嬪之間的關系,這樣可以避免妃嬪爭寵。超過50歲的妃嬪一般都會有自己的孩子,已經被皇帝帶下了皇子或公主,如果繼續事情對于其他年輕的妃嬪是很不公平的一件事情。

皇帝在間接的保護妃嬪
古代女性如果超過50歲,侍寢皇帝時,有可能也會存在著懷孕的幾率,在古代的醫療技術并不是很好,當女性生育孩子時都是需要從鬼門關走一遭,50歲的女性就已經成為了高齡產婦,在這種情況之下,發生意外情況的幾率就很高。之所以不讓超過50歲的妃嬪侍寢皇帝,是皇帝,在間接地保護妃嬪的生命安全。

確保皇嗣的數量
在古代妃嬪們一心想要為皇上生下皇子,俗話說母憑子貴,為了改變自己未來的生活現狀以及自己的地位,會想盡各種一切辦法為皇上生孩子。而皇嗣的質量也是比較重要的,是皇帝更加關注。皇帝會從更多的孩子當中挑選優秀的來繼承皇位。為了控制皇嗣的數量,超過50歲的妃嬪不能夠侍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