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近日傳出上海阜外學區房的價格由1,000萬直接下跌到了600萬,兩年血虧300萬。記者在陸家嘴的世紀大廈區域進行走訪發現,各家房產中介門前所掛的學區房的價格確實已經悄悄的走下了神壇。一部分房源盡管看上去,單價仍然在人民幣10萬元以上,但其成交的價格已經大大跌破了預期。

我愛我家門店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當前頂級學區房的價格已經跌到了2017年的水平。此前的單價動輒達到十七八萬,下跌300萬,實際上并不是很夸張。近幾周上海鏈家所公布的帶看量,也依然維持在8月份時的水平。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的分析師對此事進行分析表示,利好政策刺激的效應當前已經過去了。從幾個前瞻性的指標來看,經理人的指數掛牌價格以及帶看量等,已經基本上回到了利好政策,出臺之前的水平。但是上海的市場基礎規模仍然存在,成交的數據也充分的將當前市場需求的指向反映了出來。從鏈家所公布的數據來看上海二手房前10個月,300萬元以上的房屋成交量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其中價格在400~600萬元的房屋,所占的比例是11.9%,增加了1.1%。

中國社科院的專家張曉晶表示從個人角度來看,很多中低收入的家庭在房價下跌之后,就有可能買得起房了。而對于那些高收入的家庭來說,房價下跌以后對他們的影響幾乎不大。但對于那些房產價值在財富價值當中所占的比達到百分之六七十的家庭來說,損失就很大了,也就是說房價下跌,對于那些中低收入的家庭來說,手中所擁有的財富值相對來說就低了很多。

房地產市場各項支持政策近兩個月以來,在全國范圍內相繼落地。利好政策所帶來的效應也逐步的顯現出來,全國各地的房地產市場都出現了回暖的,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會率先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