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政府執意要將福島地區第一核電站的核污染水源排入到太平洋以后,受到了周邊國家人民的一致反對,有專家認為太平洋周邊的國家有權利向日本的核污染水源污染索取賠償,不應該為日本政府的自私行為買單。福島核電站出現事故以后,日本政府曾經采取了多項措施來處理,最終產生了大量的核輻射污染水源。

因為常年管理這些核輻射污染水源,再加上目前核污染水源的儲量已經即將到達瓶頸值,所以日本政府決定將這些處理過的核污染水源排放到太平洋中,這一行為受到了全球各國人民的一致反對和譴責。尤其是日本沿岸的國家,對于日本政府的行為感到擔憂,這種行為極有可能給海洋環境和周邊國家居民帶來健康威脅。對于曾經經歷過核污染的國家來說,日本地區的政府再一次勾起了他們痛苦的回憶,這些國家都有權向日本政府發泄核污染的索賠,應該要求日本政府為自己的支持行為承擔所有的后果和責任。

在歷史上有過對核污染的索賠先例,比如在1986年的時候,美國和馬紹爾群島方共同簽訂了自由聯系協定,馬紹爾群島同意美國地區在當地進行核試驗,不過一定要對當地的居民進行賠償。1988年成立的國際仲裁法院裁定,美國必須要向馬紹爾群島賠償23億美元,自此以后所有的太平洋沿岸國家都可以參照這一案件。根據具體的情況,參考受污染的情況來進行索賠。

現在許多的國家和國際組織已經向日本發出提醒,一定要重新考慮污染水源排海的計劃,應該尋求更加安全污染系數低的方法來處理。據了解,國際原子能機構已經派遣專家前往日本地區,對于核污染水源進行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