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我們就接觸論語,學習論語中的思維、學習方法、良好品質等等,論語也教會了我們為人處世的道理,是眾多學生的必修課。最近有人就會問了,德不孤必有鄰出自哪?這句話也是出自《論語·里仁》,意思就是有道德的并不會感到孤獨,反而能夠吸引志同道合的人與之為伴。
德不孤必有鄰出自論語
“德不孤,必有鄰”這句話是來自《論語·里仁》篇中的,這也成為了許多人的座右銘或人生格言,因為這句話的含義就類似“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遠親不如近鄰”“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等,其中的這個“鄰”并不是指鄰居,而是可以引申為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人。
一天弟子問孔子:人皆有兄弟,我獨無。孔子則是回答道:德不孤,必有鄰。德指的是有道德的人,不孤指的是不會感到孤單,孤獨。表達的意思就是,一個有道德的人是不會感到孤單的,一定會有志同道合的人于他為伴。因此不要總擔心自己沒有朋友,而是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才華道德,這些優良的品質也會吸引許多人士的目光。
所以古人說,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天地間的萬事萬物都有其自然的發展規律,人總會朝著與自己相近的事物靠近,所以相同的人也會走到一起,不論距離遠近,他們彼此都會產生共鳴。不要過分在意外界的眼光的態度,保持自身的光芒,并展露出來,自然而然就會吸引那些和你同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