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海昏侯墓考古工作已經結束,無疑是近年來國內最大的考古發現之一。大家的關注點一般都放在出土的金銀器物上,其實海昏侯墓的主要價值在于出土的文獻。據江西文物部門公布的數據,海昏侯墓出土了478件金器,5000多枚竹簡,這些竹簡記載的東西著實震驚了整個考古界。
2017海昏侯墓新發現:論語史記易經相繼問世
在海昏侯墓葬里出土的5000多枚竹簡中,發現了失傳1800多年的論語。論語分為:古論、魯論、齊論,與《大學》《中庸》《詩經》《尚書》《孟子》《禮記》《春秋》《易經》統稱為四書五經。我們現在看到的論語是后人在《古論》《魯論》的基礎上形成的新版本,而《齊論》已經失傳。但是在海昏侯墓葬里發現的論語就是失傳千年的《齊論》,我們上千年來對這部齊論語的內容一直是一知半解,有些篇章我們只知道名字,內容是什么都不知道,這下算是填補了空白。不過教科書上又要出新題目了,學霸們請注意。
海昏侯墓里不僅發現了《論語》,還有《史記》。《史記》在成書之后,被后世多次修改,有的地方改的面目全非,使它備受爭議。即便如此《史記》在我們對古人的了解上還是有很重的分量,依然被譽為正史,例如我們對始皇陵的了解,大多來自于史記的記載。不過,海昏侯墓里出土的《史記》極有可能是原版內容,因為《史記》成書于公元前91年,而海昏侯死于公元前59年,中間相差才幾十年,所以海昏侯墓出土的《史記》應該是原汁原味的,如果考古學家能解讀出來,那些被修改的內容要大白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