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是黃河,這是中國人的母親河,更是中華文明最重要的發源地,每年都會產生16億噸泥沙。黃河位于中國的北部,全長約5464公里,這是世界長河之一,也是中國第二長河。黃河東西向流經的城市比較廣,包括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經過這些城市之后,最后流入渤海。
黃河的發源地
作為中國的母親河,在中國人的心目當中,黃河有著很重要的作用,黃河擁有多個發源地。北部發源于青藏高原的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部發源于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西部發源于星宿海西的約古宗列曲,也有三個不同的發源地,最終讓黃河形成幾字。

黃河豐富的地形
黃河中上游主要以山地為主,中下游以平原和丘陵為主。之所以會形成不同豐富的地形,由于黃河比較長,流域的面積非常廣,高達752443平方公里,因此也形成了不同的地形地貌。之所以中上游以山地為主,這是由于發源地的原因。黃河中段流經黃土高原,因此夾雜著較多的泥沙,也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河流。據了解每年都會產生16億噸泥沙,其中有12億噸會流入大海,其余的全部留在黃河下游,以至于黃河下游,擁有比較平坦的平原,為人們提供有利的種植條件。

黃河的流域氣候
流域比較廣,山脈眾多,因此不同地區的地形地貌以及氣候也有著很大的差異。季節差別比較大,溫差更是懸殊,上游青海地區全年皆冬。蘭州以及渭河中上游長東無夏,春秋相連。蘭州到達龍門區間冬季比較長,大概為六七個月左右,夏季比較短一二個月左右,其他流域大部分都為冬冷夏熱,四季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