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被人們稱作為死亡沙漠星球,金星演化成為沙漠星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潮汐能與金星砂石的相互抵抗是其中的重要一環,金星是一顆距離太陽非常近的行星,表面經常會受到太陽輻射的影響,這導致金星大氣層中的水分會被太陽輻射快速蒸發,這些水分通過化學反應形成了二氧化硫以及硫酸這些物質,讓金星的大氣層溫度快速上升,從而形成了極厚的大氣層,這也導致金星出現的溫室效應比較強烈。

金星的自轉速度比較慢,一般會經過243個地球日才會自轉一圈,這意味著金星的白天會持續大約117個地球日,這種緩慢的自轉讓金星的大氣層根本無法進行有力循環,進一步加劇溫室效應,金星受到太陽的影響會出現較為強烈的潮汐能,這種潮汐能與金星本身的砂石產生抵抗效應,導致金星自轉的速度一直被影響,最終演化成慢速轉動。

潮汐能和金星砂石之間的相互抵抗,也讓定金星的大氣層變得更穩,金星上的溫室效應難以消減,最終讓金星形成一個炙熱的沙漠星球,由于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導致金星大氣層溫度極高,地表的環境也十分的惡劣,最終行程不適合生命存在的沙漠星球。

目前科學界對金星是否會存在生命均保持否定的觀點,不過也有一些科學家認為金星上是可能存在生命,認為金星上存在磷化氫分子,這種物質一直被認作為生命活動的一種標志,而科學家在金星大氣中檢測到磷化氫的存在,所以引發了對金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的揣測,不過磷化氫的存在也可能并非導致生物的演化,這個證據也不足以直接證明金星上有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