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類觀測到的宇宙尺度為930億光年。人類從未停止對宇宙尺度的探索,古希臘時期阿里斯塔克斯通過上弦月時月球和太陽的角距試圖算出地月距離和地日距離之間的關系,之后喜帕恰斯用月食計算出了地月距離。現在人類有了更加先進的測量方法,可觀測宇宙的直徑大約為930億光年。

對銀河系內部的距離進行探索時,天文學家通過視差法及其衍生方法,觀測到天體之間的距離。測量銀河系之外的距離時,主要使用造父變星的方法。恒星的亮度通常會呈現出周期性的變化,這種變化和亮度之間的關系是固定的,比較造父變星的視亮度和已知的光變周期,可以計算出造父變星到地球之間的距離現在人類探測到的最遙遠的星系發出的光線需要經過100億年的時間才可以抵達地球。

太陽系是人類了解宇宙尺度的重要參考,太陽和冥王星之間的距離大約為1光年,銀河系的直徑大約為20萬光年,包含2000億顆左右的恒星。在銀河系之外,還有包含35個成員星系的本星系群,仙女座、大小麥哲倫星云就屬于成員星系,本星系群的直徑達到了1000萬光年,在此之上還有本超星系團,它和地球的距離大約5000萬光年。

可觀測宇宙就是目前人類觀測到的宇宙邊界,這里有無數個超星系團交織在一起,在龐大的宇宙尺度范圍之下,這一片區域對人類來說充滿未知,這里的信息無法傳達到地球,人類也很難探明這里的真實面貌。描述宇宙尺度的龐大數字令人震驚,宇宙中的星系、星云等天體還表現出了宇宙的多樣性,宇宙的廣闊尺度更加對比出人類的渺小,對于宇宙,人類還有很多可以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