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羅斯副總理鮑里索夫表示,國際空間站各項設備已經嚴重老化,使用壽命將達到上限,俄羅斯將退出國際空間站,并計劃在2025年開始打造屬于自己的空間站,此消息一出引起了全世界航空界的廣泛的關注。雖然俄羅斯已經放話要建立屬于俄羅斯自己的空間站,但是單方面建立一個空間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于俄羅斯來困難重重。
俄羅斯將退出國際空間站
俄羅斯的經濟條件難以支撐這個燒錢的大工程,空間站的研發需要海量的資金支持,如此巨大的經濟支出對俄羅斯來說壓力巨大,而空間站最燒錢的地方并不是研發,而是后續的維護,國際空間站每年的維護費用為5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是由美國支出。如果俄羅斯建立了屬于自己的空間站,每年一筆這么大的開銷,俄羅斯是否承擔得起呢?
除了經濟壓力外,俄羅斯也缺乏國際社會的支持,雖然俄羅斯在航天領域以及空間探索上擁有非常豐富的經驗,但是要在非常緊張的國際關系和各方面的制裁下,想要獨自建設一個屬于自己的空間站,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在經濟和國際社會的制裁下,俄羅斯要建立空間站很不現實。
未來中國空間站或將成為唯一
目前國際空間站的年壽將盡,到2030年將要失效,屆時哪個國家能夠擔當起建設空間站的重任呢?目前世界上擁有技術建立空間站技術的國家不多,只有美國、俄羅斯和中國,俄羅斯要建立空間站困難重重,壓力巨大,所以非常不現實,而美國則表示對空間站并不感興趣,將會把航天的重點放在月球和火星的探索上,中國已經計劃在這兩年逐步建立空間站,在未來或許只有中國擁有空間站。
中國航天將在今明兩年進行11次航天發射,其中有3次空間站核心艙發射,4次貨運飛船發射以及4次載人飛船發射,計劃徹底完成空間站的建設。中國空間站的建設展現了我國在航天科技上的強大實力,未來我國將在航空界擁有很高的話語權,空間站的建設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影響力。
中國空間站主動向全球發出了合作邀請,許多國家都非常積極,都想要參與中國空間站展開各方面合作,多國已經對中國發出了合作申請,中國在航天領域的成就已經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既然俄羅斯在空間站建設上面臨重重困難,那么大家覺得俄羅斯在空間站建設上會尋求中國的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