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人會試返鄉路費大揭秘,未獲得資助是不會流落街頭的。從各個影視劇中,我們都了解在過去有很多有才人通過十年寒窗苦讀,進京趕考,當時各省舉子參加會試還能領取到銀子,順治年間就規定了這一政策。不同省份給的銀兩也是不同的。這項政策對于家境貧窮的學子來說,簡直就是雪中送炭,能夠減輕進京趕考開銷的壓力。

下發盤銀費
畢竟我們都知道過去進京一趟,在路途上所耗費的時間是非常長的,當時為了減輕學子的負擔,云南、貴州等地的學生,還有官府提供的驛馬服務。從這些政策來看,當時的清朝還是非常人性化的。但是在實施政策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朝廷下發的盤銀費需要在各省布政司衙門發放,而對于省城比較近的舉子來說,還比較輕松,對于遠地方的舉子來說,也是非常不方便的。

雍正頒布新政策
直到在雍正的時候又頒布了新規定,在當地州縣的衙門就能領取,不需要長途跋涉,但是也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衙門中的胥吏們借機刁難、并且還不肯發放以及克扣等等,導致不能領取到全額的補助。這件事被雍正皇帝了解到了,還嚴厲警告地方的官吏。后來還頒發了新政策,如果舉子們不幸落榜,可以到順天府領取一張路引證明,回到家鄉后憑證這張路引證明就能完成核銷,如果沒有,就必須返還銀兩。

過去對人才的重視
當時有很多家境貧窮的舉子們進京會考,也并不是一項簡單的事情,整個過程算下來花費的時間和費用都比較多。乾隆皇帝深知讀書人的辛苦,為了照顧一些地區的舉人,還賞賜了銀兩,讓這些落榜的舉子們順利的領到回去的路費,解決后顧之憂。由此可以看出在過去那個年代,也是非常重視人才的,對于這些讀書人也是非常人性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