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面首是什么意思啊?指男寵、男妾,就跟男子養很多小妾一樣,女子養的男性小妾就被稱為“面首”,最早出自南北朝時期南朝劉宋的前廢帝劉子業,當時廢帝劉子業就賜給自己的姐姐山陰公主劉楚玉30位面首,令山陰公主也成為歷史上養面首最多的人,也令面首逐漸開始流行,武則天也是如此。
面首是指男寵
面首就是男寵,《辭源》解釋“面,貌之美;首,發之美。”原本是指美男子,后來引申成男寵,據記載“面首”這個稱謂最早是南北朝時期,南朝劉宋的前廢帝劉子業提出的,當時山陰公主說皇帝后宮佳麗三千,而自己只有一個駙馬,于是劉子業賜給她30個美貌男子做面首,于是面首這個詞就流傳下來。
當然男寵并不是這個時候才出現的,早在秦國時期,嫪毐就是秦始皇母親趙姬的男寵,甚至還跟趙姬偷偷生了兩個孩子,可惜后來被人告發,嫪毐落得車裂而死,畢竟那個時期男寵可不被允許,當然也一直都不被允許,所以都需要換個身份,只有山陰公主是明擺著來的。
在山陰公主之后,武則天養面首也是人盡皆知,當然在當時也是更換了身份的,不管是薛懷義、沈南璆還是張易之張昌宗兄弟,都是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所以武則天才能夜夜笙歌。但也由此可以發現,只有身份高貴的女子,才有資格/機會養面首,所以面首是什么意思啊?其實就是男寵。
武則天的男寵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的唯一一位正統女皇帝。隨著武則天建立了自己的政權,生理上的需求也增加了,而且當時武則天的丈夫死了很久了,武則天幾乎一直在守寡,但后期就養了許多面首,其實就是......【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