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夫空洞的存在至今是未解之謎,被稱為宇宙中最神秘的地方。牧夫空洞在宇宙中是非常巨大的,并且沒有星系存在是已知的空洞之一,空洞區域的宇宙演化和整個宇宙的演化是截然不同的。曲率項占主導地位的階段很長,阻止了星系團和大質量暗物質暈的形成。作為已知的最大空洞之一,據說每一千萬光年才有一個星系,所以有時候還會被稱為是超級空洞。

牧夫空洞的發現
牧夫空洞是在1981年的時候發現,距離地球7億光年左右,直徑約2.5億光年,因為從地球上看,它的位置大概在牧夫座方向的區域,所便得名為牧夫空洞,科學家們對牧夫空洞不斷的研究,了解了光年和銀河系的概念。銀河系是我們所在的星系,而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一年內所走的距離,大約在9.46萬億公里,包含了數千億顆恒星和行星,直徑為10萬光年。

科學家提出的第一種理論
根據牧夫空洞的存在,科學家們提出了一些可能的理論,但是并沒有得到充分的證據,第1種理論是認為牧夫空洞是由多個小空洞合并組成,就好比小肥皂泡合并成一個大肥皂泡一樣,從理論上是可以理解的,為什么少數星系在空洞中中心一片管狀區域存留,這些可能是在空洞合并的過程中被夾在中間,或者是從空洞形成后從后部漂移進來的。

第二種理論
對于第1種理論并沒有完全被認可,而第2種理論則認為牧夫空洞其實并不是很空,主要是由于充滿暗物質所造成的,暗物質是人類并不了解的一種物質,不發光也不會反射光,但是有質量,可以通過引力作用影響其他物質,科學家估計暗物質占據了宇宙中大約85%的物質。只是我們還沒有直接觀測到。然而這兩種理論說法并沒有確鑿的證據能夠證明,但是牧夫空洞對我們人類幾乎是沒有任何影響的,并且和我們的距離也比較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