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品嘗并且喜歡巧克力的皇帝。根據歷史學家最新的研究,康熙帝為巧克力在中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康熙對巧克力的初印象
康熙帝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在位期間中國經濟發展達到了頂峰,當時歐洲的傳教士為了更好的宣傳歐洲的文化,將歐洲帶來的巧克力獻給康熙,希望康熙能夠了解這種西方飲品,在康熙第一次吃巧克力的時候,他覺得巧克力的味道苦苦的,以為是什么中藥,向傳教士詢問巧克力有沒有可用作藥用的治療方案,康熙在看過巧克力將近千字的說明書之后 ,對巧克力卻只是平淡的評價,意思是說巧克力并不好吃,苦苦的也不能用藥,因此巧克力在早期中國的推廣并不順利。

巧克力的推廣
康熙時代的巧克力與我們目前的巧克力并不完全相同,當時的巧克力主要是由砂糖,香料,可可粉等物品制作而成,沒有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牛奶或者奶油等其他成分。在當時受到時代技術的限制,導致巧克力的口感較為粗糙。隨著巧克力的不斷推廣,巧克力逐漸受到官員與民眾的喜愛,在59年之后被中國人用來成為緩解心情,暖身體的好食物。

巧克力的普及
康熙帝對巧克力的宣傳跟推廣具有重要的意義,他不僅將巧克力作為一種新奇的產品,也把巧克力作為一種了解西方文化的窗口,提倡宮廷的官員們積極品嘗巧克力并學習制作巧克力,進一步推動巧克力的普及,使得中國人逐漸嘗試西方先進的事物,康熙這一舉動無疑是推動了巧克力在中國的發展,也增進了中國老百姓的認識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