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的一生得到四個貴人相助,他臨終前之所以還在高呼后悔,主要是覺得自己看錯了人,同時,是后悔沒有聽從當時手下謀士蒯通的建議。韓信當年雖然是項羽的手下可事實上并沒有得到重用,后來到了劉邦的麾下,開始的時候,同樣不被重用。另外,還得益于兩名貴人讓他的人生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然要說變化最大的,要數他人生中的第1位貴人。
曾經的韓信毫無上進心
年輕時的韓信是個沒有上進心的人,他無論做什么都不愿意,每天吃了上頓沒下頓,活的相當窮困潦倒。不過幸虧他的長相頗有欺騙性,看起來特別高大強壯,還會些武藝,就靠著這樣的外表混吃混喝,可是這種做法并非長久之事,最終他四處晃蕩無處可去。原本想要到河邊去抓些魚,緩解饑餓,卻在這里遇到了他的第1位貴人,一位漿洗的大娘。此后很長時間他都是靠大娘帶的食物來存活,也是這位大娘將他的上進心給激活了起來,使他開始發憤圖強起來。

第二位貴人的幫助
韓信在項羽的軍隊里得不到重用,還被忽視打壓,之后跳槽到了劉邦的陣營當中,不過在開始的時候也并沒有得到重用。只是當了一個管倉庫的小官,他原本是苦悶的嚴重,可是沒想到又被牽扯到了監守自盜案件中,他也被判問斬。負責監斬他的人,就是他的第2個貴人夏侯嬰,最后他不僅沒被斬掉,而且夏侯嬰還將他推薦給了劉邦,希望他能得到重用。

他走上人生巔峰的貴人
可是他并沒有得到劉邦的作用,在韓信心灰意冷,再一次選擇其他出路,準備出走的時候,蕭何暗地里了解到了這個人的才能趕緊追了上去,又一次將他推薦給了劉邦。可以說蕭何是韓信的第三個貴人,同時,是將他推上死路之人,韓信有一個手下謀士曾對他說過,可以接受項羽提出的三方鼎力勢力的建議。另外,讓他小心劉邦最終和他清算,但是韓信卻并未聽從這位貴人的勸說,最終讓自己后來后悔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