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清朝皇帝是有外出狩獵的習慣的,很多人都比較好奇他們在外出狩獵的時候穿什么衣服,其實他們往往會選擇穿行服。康熙皇帝在位61年當中穿著行服到全國各地進行巡查次數高達156次,影響力頗大,而且后期的清朝皇帝也喜歡外出狩獵或者是外出出行。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們不可能穿著龍袍到處活動,因此后宮專門為其準備了行服。
迄今為止我國故宮藏有18萬件絹繡文物,其中包括了大概2萬件清朝皇帝和皇后的衣服,包含了從順治帝開始以后所有清代皇帝的行服及服禮服和便服,大多都是國家一級文物,清代皇帝的服飾主要分為七大類,分別是禮服、吉服、常服、行服、雨服、戎服和便服。其中行服和絨服是只有男性可以穿的,而且這種衣服帶有非常明顯的滿族特色。
從服裝的制定上來看,行服主要適用于清代的皇帝們外出狩獵和巡行穿,包括行冠、行袍、行褂、行裳和行帶,這樣的服裝對于清朝皇帝在外出打獵騎馬的時候會更加便利一些,不會出現衣服過長而上下馬不輕松的情況。z
不過說到這里,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為什么皇帝們都喜歡外出狩獵,其實這不僅僅是他們的一種愛好,從他們在每次出行的時候喜歡帶上皇子,就可以看出清朝皇帝們是通過狩獵這種方式來檢查皇子們在騎射技術方面的學習能力,來通過這種方式激發他們的斗志,磨練其意志,培養他們果敢的品質。
當然了皇帝在有臉當中也有私心,他想通過狩獵的過程來看清自己未來繼承人的實力和政權的未來。由此可見,對于清朝的帝王們來講,外出狩獵并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娛樂活動,上到出行所帶的人馬,下到服飾都是經過精心準備和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