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于大明朝的影視劇有很多,其中除了讓人印象深刻的朱元璋、朱棣、朱瞻基之外,一個胖胖的皇帝也引起的大家的注意,他就是明仁宗朱高熾,可是他并不在太廟中,有人問朱高熾為什么被踢出太廟,這是因為后面嘉靖帝要供奉自己的父親在太廟,但沒位置了,就踢掉了朱高熾。
朱高熾為嘉靖父親騰位置
朱高熾本來在太廟躺得好好的,直到嘉靖皇帝即位后,他就被提出來了。首先要知道,嘉靖的皇位并不是父傳子,上一任皇帝是明武宗朱厚照,由于他沒有兒子,所以就由自己的堂弟朱厚熜繼承皇位。
但是不道德的事情發生了,因為皇位繼承往往是父傳子,鮮少有傳弟的,因此嘉靖認為自己的父親也應該是皇帝,要給自己的爹封一個帝位,但受到大臣們的反對。于是關于立自己父親是皇帝的事就僵持了三年,最后嘉靖居然贏了,大臣們也只能妥協。
由于明朝太廟的制度,在太廟中只能放七個牌位,因此嘉靖帝如果將自己的父親放進來,就只能踢掉一位。那么踢誰最好呢?最開始他有一個膽大的想法,就是把明成祖朱棣給踢出去,但是朱棣的業績和成就,是少有皇帝能與之相比的。在大臣的勸誡下,嘉靖對比了幾個皇帝的功績,發現只有朱高熾不太行,并且在位時間也不到一年。
所以可憐的朱高熾就這樣被嘉靖踢出了太廟,可能朱高熾自己也沒想到當了30幾年的太子,好不容易當上皇帝,還沒到一年就駕崩了。自己還和兒子開辟了仁宣之治,怎么在嘉靖眼里就成沒有明顯政績的了。要是朱高熾知道自己被后人踢出來,棺材板都壓不住了。嘉靖也得償所愿,將自己的父親追封為皇帝后,搬進了太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