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到春節了,這是我國一年之中最熱鬧的節日了。那么大家知道春節的來歷和風俗嗎?其實春節早在幾千年之前就有了,最開始是一種歲首祈歲祭祀,后來就演變成了春節,而春節的習俗也有很多,例如貼年紅、守歲、拜年、舞獅等等,下面就一起詳細了解一下春節。
春節的來歷
在我國的上古時期,人們對于自然的信仰是十分高的,這也就產生了一系祭祀自然的文化和活動。在早起的農耕社會中立春是十分重要的,立春意味著萬物重新開始,新的一年開始,因此需要好好的祈禱祭祀一番,這樣就可以保佑新的一年風調雨順。農耕時代風調雨順就是上天最大的恩賜,因此立春或者說歲首的祭祀一定要濃重。后來這個祭祀活動又進行了一系列的演變,例如拜神祭祖、驅邪納福等等,最后成為了春節。
當然了春節在古代不同的朝代中時間也是不同的。例如夏朝的正月在春季的第一個月,商朝的正月在冬十二月,周朝的正月在冬十一月。后來這些時間又進行了無數次的改變,但是最后還是使用了夏朝的時間,也就是正月初一開始為春節。
春節的風俗
春節的習俗就有很多了,各個地區的習俗也都是不同的,下面主要給大家說幾個比較常見的習俗,例如舞獅、飄色、舞龍、廟會、逛花街、賞花燈、貼年紅、守歲、吃團年飯、拜年等。其實現在春節最主要的就是貼對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然后給孩子發紅包,上面說的這些習俗在很多地方都沒有了。總之春節過年最重要的就是一家人可以團聚,這也是很多人的春節愿望。以上就是春節的來歷和習俗了,最后再問一下小伙伴們,大家的春節愿望是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