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歷史劇中我們都會看到這樣一個場景,將軍出征在外,皇帝突然下令要求將軍怎樣怎樣,但這個時候將軍一般都會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那么這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出自哪個兵法了?說起它的出處大家也應該十分熟悉,那就是《孫子兵法》。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出自哪個兵法
出自《孫子兵法·九變篇》。作者是我國春秋時期的著名軍事家孫武。《孫子兵法》的名氣就不需要過多介紹了,在歷史上就連國外也是有很多著名將領曾研讀過。那么這句話的意思是啥了?其實理解也十分簡單,就是戰場上戰機往往就在一瞬間,這個時候如果不懂得靈活運轉,而去征求皇帝意見,那么很可能就會錯過最好的戰機導致失敗。
這句話在歷史上也是得到了驗證的。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岳飛了。大家都知道岳飛當時是差一點就打到金國老家了,但是卻被皇帝12道金牌催回去了,當時手下就有很多人勸岳飛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結果岳飛還是回去了,一回去果然就被殺了。
另外還有一個例子就是《三國演義》中的關羽了。當時諸葛瑾在劉備處要回了荊州三郡,要關羽交還的時候關羽用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直接拒絕了,當然了在小說中這其實是關羽已經知道了劉備的真正意思,不過這句話作為理由那的確是讓人沒法說。
那么在現在這句話還有用嗎?其實也是很有用的。例如在職場上我們可能就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出現了一些突發情況,老板或者上級又不在,這個時候假如你有能力解決的話就可以先解決,事情解決好了那么老板自然就會賞識你。當然了除了職場,在生活中其它各方面這句話也都是適用的,不過大家也需要根據情況來決定是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