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秦國歷史的小伙伴們應(yīng)該都聽說過樊於期這個人吧。這個人單獨拿出來說不是十分出名,但是如果放到成蟜之亂中卻是不容忽視的。樊於期原本是秦國的將領(lǐng),但是后來反叛秦國跑到燕國去了,秦始皇還發(fā)布千金懸賞樊於期的人頭,那么樊於期為什么叛秦了?他與秦始皇之間到底有多大的仇恨?
樊於期叛秦
下面就來重點講一講樊於期為什么叛秦的主要原因。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其實就一個。那就是樊於期認為秦始皇的母親趙姬與宰相呂不韋有染,覺得秦始皇嬴政不是正統(tǒng)的血脈,認為秦國的繼任者不應(yīng)該是秦始皇嬴政,也就是說樊於期開始是一個用戶秦國正統(tǒng)皇室血脈的人。這樣的猜測直接導(dǎo)致了后面的成蟜之亂。
公元前240年的時候,呂不韋為了報五國攻打秦國之仇開始起兵攻打五國。當(dāng)時領(lǐng)兵的就有成蟜,也就是當(dāng)時的長安君,隨行的還有樊於期。樊於期本來就一直對呂不韋與趙姬的事不滿,這下給了他一個最好的機會,長安君是正統(tǒng)血脈,所以樊於期就認為長安君才是秦國真正的統(tǒng)治者,于是樊於期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長安君,長安君也接受了樊於期的建議,就這樣樊於期與長安君準(zhǔn)備一起叛亂推翻秦始皇的統(tǒng)治。
不過可惜的是成蟜之亂最后失敗了,成蟜跑到了趙國,成為了流亡在外的公子。樊於期也跑到了燕國,被燕國的太子丹收留。但是樊於期最后的下場還是十分悲慘的。秦始皇下令懸賞千金要樊於期的人頭,又恰逢燕國的荊軻當(dāng)時在謀劃刺殺秦始皇的計劃。需要一些獨特的禮物取得秦始皇的信任。荊軻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樊於期,樊於期聽完后就自刎了,荊軻拿著樊於期的人頭就開始行刺秦始皇去了。
雖然最后還是沒有成功,但是樊於期與荊軻的這種精神永遠的流傳了下來。這是一種不畏強權(quán),敢于奉獻自己的精神。其實說到底樊於期與秦始皇沒有什么仇怨,只是單純的覺得秦始皇血統(tǒng)不正,從這也可以看出樊於期是對秦國絕對擁護的,他不想讓秦國的政權(quán)落到一個來歷不明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