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馬可大教堂位于威尼斯,屬于拜占庭風格的建筑物。圣馬可大教堂的總體呈現出十字形的造型,有5個圓頂都呈現出半球形。圣馬可大教堂曾經經過多次修繕,目前擁有拜占庭式的風格、伊斯蘭式的風格、哥特式的風格以及文藝復興式的風格。

圣馬可大教堂的歷史沿革:
圣馬可大教堂的歷史大約是1000年,是天主教的教堂,也是天主教當中最為重要的,最為富麗的一座教堂。圣馬可大教堂的石柱子一共有500多根兒,教堂中的馬賽克畫面積達到4000多平方米。圣馬可大教堂的一面擁有東方的風格,另外一面擁有哥特式和拜占庭式的風格。圣馬可大教堂的位置是圣馬可廣場。最初建造的時間是公元九世紀,制造的目的是為了收藏建立品和紀念耶穌的十二圣徒。1094年,圣馬可大教堂完工。但是后來圣母馬可大教堂曾經遭遇過大火,經歷過多次修繕,才變成了現在的樣子。圣馬可大教堂的右側設置珍寶館,收藏的大量的戰利品都是1204年十字軍進行東征從君士坦丁堡所帶回來。

建筑藝術:
圣馬可大教堂之所以得名是由于在這里埋藏著耶穌的門徒圣馬可。圣馬可創造了圣經《馬可福音》。威尼斯人把圣馬可奉為護城神,威尼斯人認為圣馬可的坐騎是兇猛的獅子。威尼斯在擺脫了拜占庭的控制之后,成立了獨立的城市共和國,威尼斯的養老院就決定把圣馬可奉為城市的守護神。威尼斯的城徽正是根據圣馬可的形象所設置,是一個巨大的獅子懷抱著福音書。
圣馬可大教堂不僅僅只是一座教堂,也是非常優秀的建筑,收藏了非常多的藝術品。圣馬可大教堂將西方和東方的建筑特色融合在一起,擁有獨特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