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鎮國寶物按照排名先后分別為:司母戊鼎、清明上河圖、四羊方尊、中山靖王劉勝的金縷玉衣、越王勾踐劍、“大禹治水”大玉山、曾侯乙編鐘、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馬踏飛燕、鑲金獸首瑪瑙杯。
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又稱后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一個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也被列為中國十大鎮國之寶排名之首。這是商周文化青銅器的代表作,其價值至今也不可估量。司母戊大方鼎于1939年安陽市五官村,因其體積過大,選擇將其重新掩埋,直到1946年才重新出土,目前保存于南京中央博物院,1959年正式前往北京,目前位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是由北宋畫家張鐸端所保存的一幅精品,被譽為中華第一神品,此畫卷記錄了北宋都城的繁華。在此畫卷中不僅是表面的繁榮現象,更是為了警示當時北宋官兵懶散。

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劍的神奇之處在于健身包含鎘金屬,因而千年不銹,現在的鋒芒如當時而經過科學檢測。其健身成分主要有同期鉛,鐵,硫等,尤其花為處含流量更高,因為硫化銅可以防止而且經過深層檢驗發現建中心和外部,由不同材料打成其制作工藝放在現在也是難以做到的。
馬踏飛燕:
馬踏飛燕是東漢著名青銅器,從物理學分析,馬踏飛躍為飛燕找到重力弱點形成穩定性。用浪漫主義的手法給人以豐富的想象力,讓人能想象到駿馬在奔騰時矯健的英姿和風馳定制的神情馬踏飛燕化靜為動,是中國青銅藝術上的奇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