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之年是指70歲的老人,在之前就有著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人到七十古來稀這句俗話,原因就是當時古代沒有良好的醫療技術,很多的人因為疾病而死亡,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根據了解古代當中人們的平均壽命在40歲左右,其中瘟疫是容易給當時的人們帶來災害。

70為什么是古稀之年?
一般情況下70歲年齡的老人被稱為古稀老人,很早是來源于唐代詩人杜甫當中的一首詩《曲江二首》當中就是感嘆人生比較短暫,活到70歲的人就非常的少。在當時古代人的醫學比較落后,加上常年的戰亂和災難,平常的老百姓難以活到70歲,甚至不少的達官貴人也不會活到70歲,因此70歲會被稱為古稀之年。
70歲的老人需要注意的健康問題
1. 關節炎
隨著現代社會不斷的發展,目前活到70歲的老人在生活當中經常可以見到,因此古稀在現代社會本身沒有實際的意義。如今70歲的老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需要注意各個方面的健康問題,其中關節炎屬于老年人最常見的疾病,因此要提前的預防關節疾病,避免對關節造成過大的壓力。
2. 骨質疏松
人的年齡不斷的增加,骨質會隨著年齡的增加逐漸的變得更薄,造成鈣和其他物質的流失,很多的70歲老人都會出現骨質疏松的情況,因此要結合各個方面有效的促進骨骼的健康,正確的補充營養,提前進一步的預防。
3. 消化系統下降
老年人常常隨著年齡的增加消化系統的功能逐漸的減弱,因此會經常出現便秘的情況,應當平時大量補充新鮮水果以及蔬菜,有效的維護腸道的健康,減少其他疾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