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薩斜塔來自于意大利,位于意大利中部的比薩城,屬于比薩大教堂當中的一座鐘樓,著名的意大利古代文化遺產,在全世界建筑歷史當中是一大奇跡,于1173年修建比薩斜塔,著名的建筑師那諾·皮薩諾修建而成,地基到塔頂的高度58.36米,地面到塔頂的高度55米,塔頂的寬度2.48米,總重大約14453噸,傾斜的角度是在3.99度。

斜塔為什么是斜的?
原因是由于塔的地基下面特殊的土層性質形成的,在比薩斜塔下面有著多層材質不一樣的土層,各種土粉的沉淀物以及粘土相互融合,大概在深度一米左右的地下水層。后來比薩中古史學家皮洛迪教授進行研究之后認為每一塊石磚和石磚之間粘合度非常的巧妙,防止塔身傾斜引發出的斷裂,成為傾斜不倒的主要因素。此外專家蓋里教授對近幾年傾斜的速度進行推測,認為在250年后因為塔身的重心將要超過塔基外緣出現傾倒,對此有不同的人員提出反駁的意見。
多項猜測
多位研究員在深入調查當中發現比薩斜塔的塔身曾經向東傾斜,然后又向南傾斜,認為塔在幾百年的時間當中傾斜不倒,預計200年后的傾斜恐怕不會那么簡單。當地的比薩人對于斜塔的傾斜感到擔憂,但是更多的就是非常的自豪,他們不會相信塔會倒下,堅信塔一直不會倒,充滿自信。
象征的意義
比薩斜塔屬于意大利中世紀最著名的建筑設計之一,在當時1063年比薩人成功打敗薩拉遜人,在海戰當中占據巴勒摩,比薩人為了更好地紀念這一次勝利,才建造的教堂。形成如今獨特的比薩風格,屬于最經典的古代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