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古代,有很多傳世的名畫,其中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畫家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就是畫中一絕。這幅畫一共有五個不同的場景,描繪了古代貴族人的聚會熱鬧場景。整幅畫都可以用栩栩如生來形容,十分有藝術特色,所以這也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韓熙載夜宴圖
大家都知道聚會都有著不同的階段,例如歌舞表演,入座,品嘗美食等等。而在古代這樣的階段更明顯,從韓熙載夜宴圖中就可以輕松的看出來。這幅畫五個場景分別是琵琶演奏、觀舞、宴間休息、清吹、歡送賓客。從晚宴的開始一直到晚宴的結束都描繪的十分的詳細。
這幅畫長335.5厘米,寬28.7厘米,現在收藏在故宮博物院的是宋朝時期的摹本,真正的原版可能在好早以前就丟失了。不過即使是摹本也足可以看出當時畫家的水平造詣。而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幅畫我們可以更真實的了解古代人們的生活場景。在畫中,古人的宴會也是十分豐富的,有歌舞表演,宴會期間也會休息,宴會結束也會互相道別送客等等。
而關于這幅畫的創作背景更豐富。其中流傳比較廣的有兩個版本,第一個版本就是韓熙載出生豪門,但是當時的南唐政權卻十分腐朽,韓熙載十分愁苦,于是每天只能借行樂抒發自己的哀愁,但是這些行樂的場景全部都被南唐君主李煜讓作者記錄下來了。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則是韓熙載是從北方投靠到南唐的名門望族,當時的南唐主李煜卻不怎么相信北方的人,于是一直想要害死韓熙載,于是就讓作者去韓熙載的家中觀察,韓熙載知道了后就專門每天舉行宴會,只顧享樂,而作者也用手中的筆完美的描繪出來了,李煜看到后覺得韓熙載沒有什么志氣,也就十分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