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是世界歷史上最混亂也是最精彩的,二戰雖然早已結束了,但留下來很多的謎團卻并沒有就此結束,至今仍然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二戰中出乎意料的五件事可以說每一件都非常勁爆,大魔王希特勒怎么死的?納粹黃金寶藏流向何方?北京人頭蓋骨在哪?偷襲珍珠港美國人是知道的?誰擊斃了三本五十六?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戰中出乎意料的五件事:
一、希特勒到底死了嗎?
二戰歷史迄今為止依然留下許多秘密。俄羅斯出版的《第三帝國最后的秘密》一書的作者列昂·阿爾巴茨基根據史料,對希特勒于1945年4月死于自殺提出疑問。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以《希特勒淹死在潛艇里》為題報道了作者的談話:我根據史料作出的推斷是,希特勒沒有自殺,而是消失。1956年行政民事法庭的審判官們在聽了48名證人的證詞后曾認定:1889年出生的阿道夫·希特勒公民已不在人世。
我同意這一認定,因為到1956年,希特勒的確已死。但是,許多重要證人并未出庭,許多極其重要的文件并未舉證,而為希特勒做過假牙的牙醫及其助手這兩名關鍵證人事后都翻供。1945年5月4日,蘇聯偵察員在帝國總理府花園的一個彈坑里發現了被推測為希特勒和埃娃的兩具焦尸。斯大林接到報告后認為希特勒沒死,只是隱匿起來了,他對美國和英國領導人談了這一看法。當時,英國首相艾德禮也認為希特勒仍在世。1945年6月在波茨坦會議上,他說出了這一推測。
尸體血型不符
1945年,當蘇聯軍官把希特勒的顱骨給牙醫看時,他認出了自己給希特勒做的幾顆假牙。但是,1972年他在同德國作家馬澤爾的談話中推翻了這個說法。他說,無法肯定那的確就是希特勒的顱骨;他的助手也發表了同樣的言論。然而,當初他倆的證言恰恰就是蘇聯尸檢專家鑒定的依據。
莫斯科犯罪學實驗室對據說是希特勒開槍自盡時在沙發上留下的血跡的鑒定表明,這不是血,而是色澤相像的液體。被認為是希特勒的那具焦尸上的血型,同希特勒的真實血型也不符。焦尸的大腦內也未發現彈痕。當時曾流行一個說法:希特勒1945年4月30日在對太陽穴開槍前曾服毒,但蘇聯內務機關在數月后對尸體作鑒定時,未發現服毒痕跡。種種跡象表明,是替身掩蓋了“元首”潛逃的蹤跡:4月30日13時,希特勒同下屬告別,同埃娃一起進了地堡。此后在生還的證人中,只有近侍林格一人見過死后的希特勒。其余人只見過裹在毯子里的尸體從希特勒辦公室抬出,毯子里究竟是誰,他們并不知道。
所以說,當初在帝國總理府花園內發現的尸首并非希特勒。但是,現在已無法重新鑒別了,因為蘇聯克格勃主席安德羅波夫曾于1970年下令,挖出并徹底焚毀埋葬在東德馬格德堡蘇軍兵營里的希特勒和戈培爾全家的尸骨,骨灰隨后拋入河中。有關焚毀過程的記錄保存至今。希特勒是否真的逃走,我也沒有百分之百的證據肯定。我只是想引起人們注意,二戰歷史———哪怕僅僅是希特勒末日這段歷史———尚未畫上句號。至于頭號戰犯希特勒,他的結局極其陰暗,死無葬身之地。這也是對一切獨裁者的警告。
二、納粹黃金寶藏流向何方?
二戰末期,第三帝國行將土崩瓦解,納粹當局慌忙將戰爭期間劫掠的財富和部分秘密文件藏匿起來,從而引發了戰后撲朔迷離的搜尋活動。然而,所有尋寶活動均以悲劇告終。在奧地利薩爾茨堡東南60公里的巴特奧塞附近,是怪石嶙峋、松林茂密的山區。這里有一個被稱為施蒂里亞州“黑珍珠”的湖泊——托普里塞湖。這座在當地很不起眼的小水庫,原本是個鹽礦,長約2000米,寬不到400米,卻很深,最深達103米。艱險的山路及50余年關于它的各種恐怖傳聞,使許多旅行者望而生畏,雖然他們最多只想好奇地看上一眼。
“帝國專運”
1945年5月初的一天,一個常在湖上打魚的漁夫,忽然發現湖中漂浮著一張印著莫名其妙符號的紙片。撈上來后他揣摸著,莫非這是一張哪國的鈔票?第二天,漁夫拿著那張弄干展平的紙片來到巴特奧塞的一家銀行,銀行付給他一筆數目可觀的奧地利先令。一夜暴富的漁夫更加仔細地尋查了那個地方,他又發現了同樣的紙片。于是,他接二連三地來到那家銀行,終于有一天在銀行付款窗口旁被兩個美國軍官攔住了。
不久,黨衛軍曾把托普里塞湖當做保存財寶的“保險柜”的消息不脛而走。緊接著傳聞四起,說托普里塞湖里埋藏著黨衛軍攫取的黃金,即德意志帝國的黃金儲備。傳聞過了很久后被證實了。大約40年后,奧地利《巴斯塔》報的記者找到了一位事件的見證人——前希特勒德國反坦克bu隊軍官奧地利人M.格魯伯。
1944年秋天,格魯伯被派往距薩爾茨堡不遠的富士爾城堡,無意中成為一次秘密會議的見證人。參加會議的都是第三帝國的高層官員,其中包括戈培爾和里賓特洛甫。會議之后,一些貨運汽車開始駛往富士爾城堡,車里裝著金錠、金幣、珠寶和英鎊假鈔。隨后,車隊轉向托普里塞湖地區。維也納軍報《信使報》認為,不能排除上述那些財物正是德意志帝國國家銀行的黃金儲備。1945年1月31日,德國財政部長曾建議疏散國家的黃金儲備,希特勒表示同意。于是24節滿載黃金、白金、外幣、外國股票和帝國紙幣的一列火車駛出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