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眼恐龍蝦,在中國民間又被稱為馬蹄管子,這是一種生命力非常強的生物,從3億年前的石炭紀開始就已經生活在地球上了,在經歷地球上的三次物種大滅絕之后仍然存活著,三眼恐龍蝦現在已經成為很多人想要飼養的寵物,三眼恐龍蝦可以吃嗎?
三眼恐龍蝦介紹:
三眼恐龍蝦,學名:佳朋鱟蟲,在中國各地又俗稱馬蹄管子、王八蓋子、翻車車、屎殼郎崽、數錢鎖等,是已知的鱟蟲中唯一在中國發現的一種。其最早出現在三億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紀,在經歷了三次地球世紀大滅絕之后,至今仍有數種品系存活,并廣泛地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屬于鰓足綱,鰓足亞綱,背甲目的一類小型的甲殼動物。
三眼恐龍蝦長什么樣子?
三眼恐龍蝦大背殼呈橢圓形,腹部細長,柔軟靈活。長尾巴成叉狀。體長大約有100毫米,共分成約40節,還有些葉子一樣的附屬肢體。有些肢體多達70多對。因為它有三只眼睛,兩側黑色的復眼,還有中間一只白色感光的眼睛。恐龍蝦是因為它經過了恐龍時期沒有絕跡,名稱因此而來。由于三眼恐龍蝦重要的生物訊息——滯育期,帶著三眼恐龍蝦逃過了白堊紀大滅絕。在冰河期之后,大地蘇醒,三眼恐龍蝦也跟著繼續完成它們奇妙的生命旅程。在這走走停停的生命旅程中,三眼恐龍蝦完全沒有進化,保存了三疊紀時原始的長相。幼蟲像河蚌,暗紅色,沒有尾巴。長大后有3-5厘米左右。久積水的臭水溝里有。
三眼恐龍蝦能吃嗎?
三眼恐龍蝦是典型的水底棲居動物,在身體里面有很多的寄生蟲,雖然外表看起來十分可愛,但是背面的無數雙小腳也會讓你感到無從下口,而且這種從兩億年以前就存在于地球上的生物,被許多小日本拿來當作種植水稻的農藥替代品,因為三眼恐龍蝦可以把水田里的雜草,害蟲去掉,讓稻作生長的更好,小編這里是不太建議大家去吃三眼恐龍蝦,畢竟這東西很少人吃過,誰也不知道對身體會不會產生危害。
三眼恐龍蝦怎么飼養?
備好水,孵化的話最好用小容器,玻璃或者塑料瓶就行。水不要超過半升,大概5cm深就夠。因為這樣食物密度才會大,有益于幼蟲的生長。放入植物碎屑,上面休眠的微生物會繁殖,給幼蟲提供食物。如果是和卵分開的話就在放入碎屑24小時之后放入卵,混合的話就只能一起放了。分開的碎屑在一周之后可以拿出,混合的話等能看到幼蟲之后再小心舀出吧,或者留著也行。
水用純凈水或蒸餾水最好,這樣可以模擬新積的雨水環境,利于孵化。找不到的話礦泉水可能也行,自來水則即使再放多少天也難以保證。溫度控制在20-25度左右,可以用白熾燈來加熱。最好在缸里放入小溫度計。最好在缸內放一小段水草,可以提供氧氣和食物。最快兩天就可以看到幼蟲了。
如果有水草的話第一周基本可以不用喂食,微生物會大量繁殖,而它們稍微長個三四天就會開始啃水草了。一開始長得很快,兩天內的外形就會有明顯變化。喂食的話,一般買卵會附帶專用食物。試過的有青菜,蛋白,雞肉,胡蘿卜,水蚯蚓,蚊子,螞蟻等等。記住要少喂!一開始只要很少很少就行了!它們對水質變化很敏感!沒吃完的食物不要留在里面超過2小時以上!分離卵的方法:在成蟲全數壽終正寢后,把大部分水倒出,再把大部分的底材舀出。留下底部比較臟的水。然后灌滿水,靜置15秒,再倒出大部分水。再灌滿,15秒,倒出,重復多次。因為新產下的卵比臟東西重,所以會下沉得較快,而臟東西會被倒出去。重復5/6次之后應該可以看到卵了,直徑1mm左右的小圓球,棕色或者粉色。等剩下的大都是卵子之后就可以用滴管或者隨便什么東西把卵吸/舀出,或者用多層紙巾 漏斗過濾出來也可以,不過記住要慢慢來。分離出來的卵將其晾干,不過小心不要被風吹跑了,晾干兩周之后就可以使用了。
這種機制是為了確保幼蟲在下次雨季開始時孵化,而不是這次雨季的末尾。下面是自制植物碎屑的方法,記得上面說過分離卵子的時候把第一次倒出的水留下嗎?用這水泡開一小塊椰磚,然后晾干,就可以用了。在孵化第二批的時候加入一小撮就行,大概是一個茶包的量。沒有椰磚的話可以用揉碎的干樹葉或者干草,不過一定要無毒的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