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遠古的時候,那個時期還是恐龍稱霸地球的時代,海洋和陸地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界,海洋的世界看似波瀾不驚,實則暗藏兇險,各種各樣的掠食者要比恐龍更恐怖,要是碰到了上龍、長喙龍、泥泳龍、滑齒龍只有死路一條,因為它們是最危險的遠古海洋生物,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四種最危險的遠古海洋生物:
一、上龍
上龍是一種已滅絕海生爬行動物,屬于上龍科,生存于侏羅紀晚期。上龍是一種大型掠食性動物,以魚類、魷魚、以及其他海生爬行動物為食。在大約2億—1.45億年前的侏羅紀,它們是海洋中的高級掠食者。如果拿上龍的顱骨與鱷魚的對比,就會很清楚了解:上龍的頭顱巨大,頸部短小,長有彎刀般鋒利的尖齒,且咬嚙起來更厲害,其肌肉的橫斷面積的比鱷魚大幾倍,因此,上龍的肌肉更粗更強,顎部龐大又有力。一對鰭狀肢和形如長鞭的尾巴幫助它在大海中乘風破浪,上龍捕食獵物時更是迅猛絕倫。
二、長喙龍
長喙龍屬是一種短脖蛇頸龍,擁有長長的船槳一樣的腳蹼可以像企鵝一樣劃過水面,又長又窄的下巴,身形和海豚差不多大,生有30至40只單排排列的牙齒,這樣可以咬住獵物而不切斷它,而是將其整只吞下。身長約12至15英尺,可能擁有光滑的皮膚,它像翅膀一樣的小槳由密實排列的上百條骨頭組成,在陸地上會顯得僵硬笨拙,但在水中可以快速游泳。一般在淺水中捕食魚類,但也能深潛入水找尋獵物,但是它們需要呼吸空氣,因此大部分時間仍然是在水面之上度過的。
三、泥泳龍
泥泳龍,也許大家會奇怪為啥這種上龍有如此古怪的名字,其實這是因為它的化石出土在英國牛津郡的粘土層里,泥泳龍生活在侏羅紀晚期,已經(jīng)有所進化,它的椎骨減少到22塊,牙齒上有十分獨特的一條垂直軸線從底部延伸到牙齒中部。科學家還發(fā)現(xiàn)泥泳龍的頸骨下面還有一條類似“龍骨”一樣的組織,估計是用來支撐用的,但是這樣肯定使它的脖子轉(zhuǎn)動不靈活。泥泳龍的后鰭比前鰭要大,這與大多數(shù)的蛇頸龍恰恰相反,顯示出它是一位速游專家。 從泥泳龍開始,上龍類的特征——大嘴短脖子逐漸明顯起來。
四、滑齒龍
滑齒龍意思是“平滑側(cè)邊牙齒”,是種肉食性海生爬行動物,屬于蛇頸龍目里短頸部的上龍亞目。滑齒龍生存于中侏羅紀的卡洛夫階,約1億7000萬年前到1億5500萬年前。滑齒龍是一種海洋爬行動物,在侏羅紀晚期,它們粗壯的身影在四片中等大小槳鰭的驅(qū)動下四處游蕩。滑齒龍的長顎里滿部尖銳的牙齒。滑齒龍的鼻腔結(jié)構(gòu)使得它在水中也能嗅到氣味,這樣滑齒龍就可以在很遠的地方發(fā)現(xiàn)獵物行蹤。除了要上浮呼吸外,滑齒龍一生都在水中度過,因此它們也是卵胎生動物,喜歡在淺海域產(chǎn)仔。
古生物學家茱蒂·瑪莎研究過很多海洋爬蟲類的游泳情況與方式,認為像滑齒龍這種使用四只鰭狀肢來游泳的生物,速度一定不會像泰曼魚龍那樣快。速度比獵物緩慢的生物,便得使用突襲法來補食。有一項證據(jù)可以用來證明這個推論,就是滑齒龍的眼睛長在它們的頭頂,這種生物會從下方突襲獵物。對于這種動物頭顱骨的研究,顯示它們可用鼻孔尋找水面上特定氣味的來源。盡管滑齒龍是肉食性動物,但仍會有任何掠食者獵食它們。四個強壯的鰭狀肢顯示滑齒龍是強壯的游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