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漢七十二地煞分別都是誰呢?七十二地煞原本是道教稱北斗叢星中有七十二個地煞星,在《水滸傳》中用以附會梁山好漢中的七十二頭領,而被稱之為七十二地煞,七十二地煞最后的結局又是如何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往下看看七十二地煞的故事。
梁山好漢七十二地煞介紹:
1.朱武定遠人氏,能使兩口雙刀,精通陣法,很有謀略。同陳達、楊春一起在少華山落草。陳達攻打史家莊,被史進打敗。朱武同楊春求史進放了陳達。后朱武等人投奔梁山。封為參贊軍務頭領。受招安后,隨宋江征討方臘,為生還的十五員偏將之一。
2.黃信黃信原是青州知府慕容彥手下的兵馬都督,一身好武藝。清風寨劉高捉了宋江,黃信來提犯人,又設計捉了花榮,押往青州時被燕順、王英、鄭天壽圍住,黃信打不過逃走。秦明被捉投降后,勸說黃信也投了宋江,為梁山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第一名。
3.孫立孫立原是登州兵馬提轄,精熟弓馬,武藝過人,江湖上人稱“病尉遲”。在弟弟孫新、弟婦顧大嫂的勸告下,為救解珍、解寶兄弟,眾人聯手劫了牢獄,救出了解家兄弟。。受招安后,孫立被封為武奕郎。
4.宣贊宣贊原是蔡京手下的一名武官。梁中書在大名府向蔡京告急,宣贊推舉關勝領兵前往圍剿梁山,宣贊和郝思文為副將。關勝被捉住,宣贊、郝思文也被捉住,三人一同歸順梁山。宣贊排梁山好漢第四十位,居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十六頭領第三。隨宋江征討方臘時陣亡。
5.郝思文是梁山第四十一條好漢,梁山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十六頭領第四名。江湖人稱“井木犴”。隨宋江征討方臘攻打杭州城時,郝思文正要舉刀迎戰,忽被繩索套住,拖進城斬首。
6.韓滔,排梁山好漢第四十二位,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十六頭領第五名。宋江兵馬攻破了高唐州。徽宗皇帝派呼延灼率領陳州團練使韓滔為正先鋒,征討梁山泊。韓滔人稱“百勝將”,在宋江征討方臘,攻打常州城時,韓滔不幸被南軍冷箭射死。
7.彭玘原為潁州團練使。隨呼延灼征討梁山時任副先鋒,人稱“天目將”,使一桿大桿刀,刀法精熟,武藝高強。跟隨宋江征討方臘時陣亡。
8.單廷珪,梁山英雄中第四十四條好漢,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十六頭領第七位。梁山兵馬打破大名府后,朝廷派凌州團練使單廷珪與魏定國領兵再打梁山。單廷珪人稱“圣水將軍”,善用淡水浸兵之法。與林沖、董平、魏定國把守梁山正西旱寨。征討方臘時陣亡。
9.魏定國魏定國原是凌州團練使,精熟火攻法,上陣專用火器取人,人稱“神火將軍”。與單廷珪一起奉旨攻打梁山。尚未出征,就被關勝圍在凌州城里,后退無路歸順了梁山。排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十六頭領第八位。是梁山第四十五條好漢。跟隨宋江征討方臘時陣亡。
10.蕭讓,著名書法家,善寫當時蘇、黃、米、蔡四種字體,濟州人氏。。是梁山的文職將領。排梁山好漢第四十六位。宋江征討方臘時,蕭讓未出征,留在京師。
11.裴宣本是京兆府的一個小官,人稱“鐵面孔目”,為人正直。因得罪了知府,被發配沙門島。途經飲馬川時,被鄧飛、孟康救下,推舉為飲馬川寨主。戴宗、楊林在飲馬川與裴宣相會后,裴宣等就歸順了梁山。受招安后,被授武奕郎兼都統領。
12.歐鵬,人稱“摩云金翅”,有一身好武藝,被官府和生活所逼,在黃門山落草為寇。歐鵬和蔣敬、馬麟、陶宗旺四人聽說宋江被困江州,被梁山好漢相救,便投降了梁山。排梁山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十六頭領第九名,是梁山第四十八位好漢。在征討方臘時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