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這篇文章之前,先跟大家解釋一下什么叫未解之謎,未解之謎的意思其實就是那一些沒有辦法通過科學的角度去解釋的一些事件,比如北極今年夏天可能會變成無冰世界,那么有誰知道是為什么呢?對于一些不知道的事情,我們往往會與外星文明或者是某種靈異現象掛勾。方歸正轉,在中國有四大無人區,分別分布于我國西藏、新疆兩地,正因為其是無人區的緣故,每年都吸引了大量冒險者前去探險。而且已經有許多的探險隊成功穿越了四大無人區。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四大無人區是如何形成的,也許通過這篇文章,你能夠更深入的了解我國的這四大無人區的一些曾經往事。
游移之謎
最早到新疆考察的中外科學家們曾對羅布泊的確切位置爭論不休,最終問題沒有解決,卻引出了爭論更加激烈的“羅布泊游移說”。此說是由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提出的,他認為羅布泊存在南北湖區,由于入湖河水帶有大量泥沙,沉積后抬高了湖底,原來的湖水就自然向另一處更低的地方流去,又過許多年,抬高的湖底由于風蝕會再次降低,湖水再度回流,這個周期為1500年。斯文·赫定這一學說,雖然曾得到了世界普遍認可,但對此質疑反對者也不在少數。我國科學家根據對羅布泊的科考結果,也對羅布泊游移說提出了質疑和否定。然而對這一問題的爭論,使人們對羅布泊這個幽靈般的湖泊,更加感到撲朔迷離了。
羅布泊
羅布泊在若羌縣境東北部,曾是我國第二大內陸河,海拔780米, 面積約2400-3000平方公里,因地處塔里木盆地東部的古“絲綢之路”要沖而著稱于世,古羅布泊誕生于第三紀末、第四紀初,距今已有200萬年,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以上,在新構造運動影響下,湖盆地自南向北傾斜抬升,分割成幾塊洼地。現在羅布泊是位于北面最低、最大的一個洼地,曾經是塔里木盆地的積水中心,古代發源于天山、昆侖山和阿爾金山的流域,源源注入羅布洼地形成湖泊。羅布泊曾有過許多名稱,有的因它的特點而命名,如坳澤、鹽澤、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蘭海、孔雀海等。元代以后,稱羅布淖爾。漢代,羅布泊“廣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減”,它的豐盈,使人猜測它“潛行地下,南也積石為中國河也”。這種誤認羅布泊為黃河上源的觀點,由先秦至清末,流傳了2000多年。到公元四世紀,曾經是“水大波深必汛”的羅布泊西之樓蘭,到了要用法令限制用水的拮據境地。清代末葉,羅布泊水漲時,僅有“東西長八九十里,南北寬二三里或一二里不等”,成了區區一小湖。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東流,經注羅布泊,至五十年代,湖的面積又達2000多平方公里。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斷流,使羅布泊漸漸干涸,1972年底,徹底干涸。